高茹
二人转艺术大师
高茹(1941-2017)是中国著名的二人转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理论家。她曾担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理事等职务。1958年,高茹考入吉林省戏曲学校地方戏科,向程喜发、李青山、谷振铎等教师学习二人转。她的代表作品包括《县长下乡到咱家》等。高茹还是东北民歌演唱艺术家,首批国家高级讲师,国家尖子演员,吉林省戏曲学校地方戏科主任,吉林艺术学院高茹二人转艺术学校校长,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2017年7月13日凌晨1时18分在长春病逝,享年76岁,遗体告别仪式于2017年7月15日7时30分在朝阳沟长春市殡仪馆举行。
人物简介
高茹:1941年出生于吉林省永吉县,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二人转艺术教育家、理论家。1958年考入吉林省戏曲学校学习二人转。上世纪60年代,高茹先后创作演出了二人转《银酒壶》、单出头《红装奇志》等优秀作品。70年代开始,高茹一方面挖掘整理传统剧目,一方面不断创作新剧,并系统研究二人转唱腔理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高派二人转”,代表作有《黛玉焚稿》《包公赶驴》《祝九红吊孝》等。1991年,高茹编著的《唱功研究》一书出版,填补了二人转历史上没有唱功专著的空白,也标志着“高派”二人转唱功理论体系的成熟。同时,高茹也为东北民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她演唱的《摇篮曲》《县长下乡到咱家》《梅花开得好》等歌曲均成为了东北民歌的经典之作。2017年,高茹去世。高茹培养了一大批二人转艺术人 才,是东北二人转的代表性传承人,被授予“二人转艺术大师”称号。
从艺简介
高茹:(1941——2017)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吉林分会理事。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理事。吉林省永吉县人。1958年考入吉林省戏曲学校地方戏科,向程喜发、李青山、谷振铎等教师学习二人转。她根据自己条件,以青衣闺门旦为主,又学唱《搬窑》、《包公赔情》、《燕青卖线》三出吉剧。1961年分配到白城地区吉剧团,后又调到洮安县民间艺术团演唱二人转。在艺术实践中,她注意继承、借鉴、革新,通过融合提炼,在唱腔、唱法、板式上,初步形成吐字清晰悦耳,行腔婉转自如,长于演唱抒情段的特点。1964年演出的二人转《银酒壶》、1965年演出的单出头《红装奇志》都在吉林省汇演大会上获表演奖。1975年调到白城地区文工团,唱民歌和大鼓,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二人转演唱艺术,并积极学习,参与作曲工作。1977年调到吉林省戏曲学校地方戏科任教师,撰写了《二人转唱功研究》等文章。
二人转界有句流传已久的说法:“王肯的词儿,那炳晨的曲儿;高茹的嘴儿,马力的腿儿。”(二人转四绝
2014年吉林艺术学院申报,高茹被批准为东北二人转吉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15年11月17日,吉林省文化厅申报高茹为东北二人转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是高茹老师从艺六十周年,同样也是高茹老师逝世一周年,《家庭欢乐秀》制作了特别节目缅怀高茹老师。
名家离世
享誉全国的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二人转教育家、二人转音乐家、二人转理论家、吉林省地方戏科创始人高茹2017年7月13日凌晨1时18分在长春病逝,享年76岁,遗体告别仪式于2017年7月15日7时30分在朝阳沟长春市殡仪馆举行。
艺术成就
高茹1941年生于吉林省永吉县,1958年考入吉林省戏曲学校。在其后近60年的艺术生涯中,她继承了李青山、程喜发、谷振铎等二人转宗师的艺术精华,同时勤于钻研,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唱功理论,著有《唱功研究》、《东北民间音乐》等著作。高茹嗓音婉转清脆,唱腔优美绵长,《县长下乡到咱家》、《摇篮曲》等东北民歌曾给无数听众留下难忘的记忆,其代表作品还包括《红月娥做梦》、《王二姐思夫》、《锔大缸》、《黛玉焚稿》等。在表演艺术的高峰时期,高茹为传承二人转艺术,急流勇退,回到母校从事教学工作,培养30多批累计2000多名二人转优秀人才,包括徒弟周春艳闫学晶,学生闫光明董宝贵、孙晓丽、闫丰、张帆、郭星笛、王丽丽等。
转坛生涯
高茹出生在永吉县一个农民家庭,由于生活困难,小学四年级就辍了学,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小对曲艺的热爱,17岁时考入了吉林省戏曲学校。3年中,她在李青山、程喜发、谷振铎、赵国华等老艺人的指导下,苦练唱功、学表演,毕业时,学会了《听琴》、《杨八姐游春》、《寒江》等10多出二人转传统曲目。
1961年5月,戏校毕业的高茹被分配到洮南民间艺术团。当时,团里都是业余演员,她连自己的搭档都找不出来,便主动当起了老师,对业余演员进行培训。
第一次登台,高茹演的是自编的单出头《红月娥做梦》,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1964年,她与其他演员编排的《银酒壶》,在全省优秀剧目汇演时获得优秀奖;1965年,她的单出头《红装奇志》获得全省优秀剧目汇演优秀奖。《吉林日报》还刊发了《立志做二人转的革新者》,介绍了高茹在二人转演艺道路上的成就。
1977年,高茹回母校二人转科任教,负责唱功、剧目的教学。她住在学生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与学生交流。她印象最深的是89级学生闫学晶,她说,闫学晶学习十分刻苦,白天上课,晚上还要找她学习其他专业知识。闫学晶家庭困难,每次,她都留闫学晶在家吃晚饭,并将女儿的衣服找出来送给闫学晶。在她的精心调教下,闫学晶终于成材了。
1996年,省戏校停办了二人转专业,她和老伴侯殿君(吉林省戏曲学校乐队指挥、作曲家)商量后,决定自己开办吉林艺术学院高茹二人转分校,老伴负责管理,她负责教学,先后培养千余名优秀学员,2014年由于高茹老师身体原因,吉林艺术学院高茹二人转分校停办。
冰凌花开思故人
2019年4月30日,由吉林省文联主办,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吉林省龙宝斋艺术馆承办的“冰凌花开思故人”——纪念高茹从艺60周年二人转艺术研讨会在龙宝斋艺术馆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耀辉,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赵志强等领导和二人转艺术家济济一堂,共同回忆高茹的艺术生涯和艺术成就,在对老艺术家的追思缅怀中讨论擘画二人转艺术的发展大计。
研讨会的前一天,4月29日,“冰凌花开思故人———纪念高茹从艺60周年送欢乐下基层”二人转专场演出在越达社区活动中心热闹上演,著名二人转演员徐振武闫淑平佟长江、咸奎荣、周春艳、赵金华、史秀丽、郭云苓、刘红、郭星笛均到场献艺。
名家评价
中国曲协副主席、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主席闫淑平说:“高茹老师是二人转界一代宗 师,高茹老师的唱腔对我的影响很深刻,因为有了她的指点,我对二人转艺术的理解上了一个大台阶。她的唱腔及其理论在今 天看依旧不过时,依旧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认真揣摩、用心领悟。”
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韩子平说:“二人转打了个翻身仗,迎来新春天,离不开高茹的贡献。我们有责任继承高茹的遗志,把二人转艺术发扬光大。
作曲家杨柏森说:“我研究高茹先生的唱腔很多年,她自成一派,每一个音符,没有 白给的;每一个字,没有你 听不清的。这就是功夫。她那种执着带给我们什么呢?做艺要执着,做人要认真。她的人品、道德、情操、坚守值得我们学习。”
剧作家宫庆山说:“高茹是二人转人的优秀代表,她的功绩会永 载二人转的历史。她的诸多高足如今都是二人转舞台上闪亮的明星,她的艺术将深深影响二人转几代人。
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郑淑云说:“高茹不仅继承了老一辈名艺人的艺术精髓,而且对二人转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作出了贡献,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青出于 蓝而胜于蓝。并且她在二人转的教育实践中做出了巨大努力,使得二人转生 生不息,传遍千 家万户。”
二人转(舞蹈家)导演马力说:“高老师教学严谨规范,高老师就是一位为艺术而生的好老师。她没有别的,全身心投入到二人转艺术中去,这非常值得我学习。”
二人转导演吴敏说:“高茹为二人转界培养了众多的人 才,足以让我们拭目以待,迎接二人转又一个春 天的到来。”
佟长江说:“高茹对吉林省二人转事业做出的贡献用语言是难以表达的,她桃李满天下,几十年如一日就这样培养学生,对这位老艺术家的离世,我感到特别的惋惜,是吉林省二人转的一大损失。”
吉林地方戏曲剧院院长罗成金说:“我省的二人转发展曾有过辉 煌时刻,最 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高茹老师这样敢拼敢做的艺术 人才。我们需要继承高茹老师的艺术,更要继承她的精神,把这门艺术发扬光大,这才是对高老师最好的报答。
无限缅怀
《七律·贺高茹从艺六十载》
艺苑仙葩绽华夏,白山松水把根扎。
情系沃土艺精湛,唱演俱佳美无瑕。
桃李满园遍天下,德艺双馨称大家。
著述讲学传大业,转坛四绝冠中华。
《悼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高茹》
嵇琴绝响,一代名伶昭雅范;
高氏稀音,九泉遗韵叹风规。
曲调悠然,声腔婉转, 叹舞台绝影,招魂伶界有君席;
风姿飘逸,意韵绵长, 惜绛帐殒师,悼念转坛失此人。
氍毹昭美韵,落落风姿高格调;
肺腑度新腔,嘾嘾余味惬真情。
《七绝·悼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高茹》
声腔曼妙比行云,
高氏转坛立一门。
桃李春风赓雨露,
君身俨有后来人。
《金缕曲·悼二人转声腔艺术大师高茹》
君去离魂绕。暑喧嚣、雨风悲泣,别情难了。梦里依稀人宛在,犹是音容笑貌。聆曼曲、悠然袅袅。松水白山洮河畔,更献身艺苑君行早。与岁月、夺分秒。
杏坛埋首欣从教。立程门、春风绛帐,满园花草。回首向来欣慰处,敢效春蚕不老。真切切、堪称师表。一代名伶终不朽,叹神州誉满君应笑。金缕诉、我凭吊。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情动十分》 20180614.央视网.2018-06-14
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高茹去世.松花江网.2017-07-14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7 15:15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